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韩春雨事件是什么事?最新调查进展如何?韩春雨事件最近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不论韩春雨主观上是否造假,他的相关研究已经遭遇了两次“终审”。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讲,这样的重大打击也足以形成足够强大的惩戒。事实真相究竟是怎样,外界永远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术作假是可耻的,不能急功近利,忘记自己的初心。
韩春雨事件是什么事?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此后不久,该论文内容就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其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韩春雨事件调查最新进展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发了《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此时,距离韩春雨论文从《自然-生物技术》在2017年8月3日在各方压力下的“主动”撤稿,已经超过一年时间。
这一姗姗来迟的官方调查结果认为,未发现韩春雨团队主观造假。但与此同时,该调查结论还声称,校学术委员会成立的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
有关方面已经“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虽然很多网友留言称,对这一结果不满意,直呼“未发现主观造假,那就是承认客观造假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承认呢”,或者认为对韩春雨本人的处罚过于轻微。但也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此事的处理结果已经满足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基本诉求。
更加重要的是,韩春雨事件自始至终体现了学术共同体通过实地检测(重复实验)和呼吁进行自净的努力,而今这一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我相信,此事对中国学术界的诚信建设和学术共同体的自律,都有深远的意义,时间将作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