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焦耳》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一步合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焦耳》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一步合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018-09-04 09:10:27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一步合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绿色化工研究部副研究员赵君梅团队研发了一种聚阴离子化合物低成本便利的室温可控技术,并首次合成了钠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该材料未经过任何的后处理即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可以说有关氟磷酸钒钠的实验室研究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细胞》出版社能源旗舰期刊《焦耳》。

 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一步合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jpg

鉴于锂资源价格昂贵、地质储量有限等对锂离子未来发展的限制,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工作原理的钠离子电池被寄予厚望。“钠在地壳中的储量远高于锂,有望支撑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赵君梅告诉记者。 

一类重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化合物氟磷酸钒钠”的规模化低成本制备正在制约其商业化进程。这类材料具有高达480 Wh/kg的能量密度,如果氟磷酸钒钠能够工业化应用,全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和锂离子电池相媲美。该材料自1999年由法国科学家J.-M. Le Meins首次报道以来,一直沿用的是高温固相的合成方法,高能耗导致了该材料的高成本。 

赵君梅团队长期致力于氟磷酸钒钠的低能耗绿色合成。最近,在针对氟磷酸钒钠进行了一系列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系统研究之后,他们进一步提出以钒渣萃取提钒得到的偏钒酸钠溶液为钒的原料,直接制备氟磷酸钒钠,开发了一种便利的室温可控制备技术,这将使该材料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研究人员介绍,通过这一方法获得的氟磷酸钒钠是一种具有多壳层微观结构的微球,其形成机理主要是基于原位生成的气泡作为软模板,且气—液—固界面发生层层自组装的结果。 

“这一研究成果必定会加速氟磷酸钒钠的工业化进程。”赵君梅认为。 

据悉,这是首次报道室温一步可控合成一种聚阴离子化合物,也是对正极材料的常规高温固相法以及水热合成法的挑战。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材料及新材料纳米材料  
相关专题: 材料
相关阅读:
●  形状变化的有机晶体利用记忆来改善塑料电子学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形状变化的有机晶体利用记忆来改善塑料电子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机制,可以触发塑料电子器件中有机晶体中的形状记忆现象。变形的结构材料是用金属合金制成的,但新一代的经济型可印刷塑料电子产品也将从这种现象中获益。形状记忆材料科学与塑料电子技术融合后,将为低功耗电子、医疗电子器件和多功能形状记忆材料的发展打开大门。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确,并认了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
●  中国科大研制出新型碱性水还原电催化剂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科大研制出新型碱性水还原电催化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研究团队通过磷掺杂手段精准调控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硒化钴的相变,成功实现其从稳定的立方相到亚稳态正交相的相转变,研制出在碱性介质中具有类铂析氢性能的高效水还原电催化剂,为从碱性水中大规模制氢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催化电极材料。这项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研究人员发现,立方相二硒化钴在升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硒......
●  《德国应用化学》中国科大揭示光激发反向空穴转移动力学行为机制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科大揭示光激发反向空穴转移动力学行为机制。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罗毅研究团队张群研究组,在凝聚相超快光谱与动力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出甲醇分子(光催化研究中最常用的空穴牺牲剂之一)吸附于模型半导体材料(g-C3N4)表面所发生的光激发反向空穴转移动力学行为机制。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Identification of Ultr......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