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焦耳》“紧身层”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焦耳》“紧身层”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2018-05-08 09:35:38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紧身层”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想象一下永远不必再为你的手机、电子阅读器或者平板电脑充电。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研制的太阳能电池可利用存在于建筑物内部和阴天室外的低强度漫射光发电,并且工作效率创下纪录。这些电池有一天或能催生不用插上电源便能持续为一些小配件充电的设备罩。

 “紧身层”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jpg

漫射光太阳能电池并非新生事物,但最好的电池依赖于昂贵的半导体。1991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化学家Michael Gratzel发明了所谓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其在暗淡的光线下表现最好,并且比标准的半导体组件更便宜。然而,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最好的DSSC仅能将太阳光中14%的能量转化成电力,而标准太阳能电池可达到24%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能量来得太快,以至于DSSC处理不过来。当能量以较慢的速度到来时,比如在低强度室内光线下,Graetzel的DSSC可将其吸收的28%的光能转化成电力。

DSSC仍拥有两个收集负电荷和正电荷的电极。但在中间,它们拥有一种通常是二氧化钛(TiO2)颗粒集合体的不同电子导体,而不仅仅是硅。不过,TiO2是一种很弱的光吸收剂。为此,研究人员在这些颗粒表面涂上可作为超强光吸收剂的有机染料分子。被吸收的光子激发了这些染料分子上的电子和空穴,就像在硅中一样。染料立即将被激发的电子“移交给”TiO2颗粒,而电子会沿着它们快速移动到正极。与此同时,空穴被倾倒进一种名为电解液的导电液体中。在那里,它们不断渗透并进入带负电荷的电极。

DSSC的问题在于空穴无法非常迅速地穿过电解液。因此,它们常常在染料和TiO2颗粒附近堆积。如果被激发的电子最终撞入空穴,它们便会合并,产生热量而非电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尝试让电解液变薄,从而使空穴无须穿行很远,便能到达目的地。不过,这些薄层中的任何缺陷都会导致设备遭到致命打击,并且破坏掉整个太阳能电池。现在,Graetzel和同事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染料和空穴导电分子的组合物。它能使自己紧紧包裹在TiO2颗粒周围,从而创建没有任何缺陷的紧身层。这意味着缓慢移动的空穴在到达负极前穿行的距离变小。研究人员在《焦耳》杂志上报告称,紧身层将DSSC的漫射光效率提高到32%——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太阳能光电容  
相关专题: 添加剂及助剂
相关阅读:
●  美科学家开发出超轻薄太阳能电池 厚度仅为普通光伏电池千分之一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帽子、窗户、白纸、气球,倘若它们都能发电,那会怎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超轻、超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能附着在许多物体之上。即便是“躺”在一个肥皂泡上也不会让泡泡变形。该材料潜力巨大,对重量较为敏感的应用,如航天器或高空探测气球等有重要价值,有望为太阳能电池应用开创出许多全新领域。 太阳能电池结构组成 麻省理工学院称,这种太阳......
●  用于二氧化碳转化的高效电化学电池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用于二氧化碳转化的高效电化学电池。从排放源捕获二氧化碳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但要收获一种没有商业价值的产品,这是一个昂贵的过程。然而,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电解(一种利用电流分解化合物的技术)为捕获的二氧化碳增加价值,将其转化为更理想的产品,如用于聚合物生产的乙烯或用作化学合成试剂的醋酸盐。 像乙烯、醋酸盐和乙醇这样的C2类产品本质上比甲烷等C1类产品更有价值,因......
●  《光谱》:芯片超级电容器新进展 硅基电极性能首次达到碳基水平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多年来,能装在芯片上的微小超级电容一直广受科学家追捧,决定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是其电极材料,有潜力的“选手”包括石墨烯、碳化钛和多孔碳等。据德国《光谱》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研究团队最近把目光转向了一种“不可能”的弱电材料——多孔硅,为了把它变成强大的电容器,团队创新性地在其表面涂了一层几纳米厚的氮化钛涂层,使其性质得以改变。 多孔硅电极材料该团队......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