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活死人
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活死人
2014-09-22 09:32:05来源:元素商城

摘 要:截至8月1日,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报告累计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它迅疾突破人体免疫系统,在非洲多个区域肆虐,西非以外地区,包括中国,开始了严防死守。

 

【胆小勿进】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可产生“活死人”

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活死人

  截至8月1日,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报告累计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它迅疾突破人体免疫系统,在非洲多个区域肆虐,西非以外地区,包括中国,开始了严防死守。

  南都记者采访深入疫区的无国界医生和香港红十字会,勾勒埃博拉病毒如何逃出广袤非洲雨林侵袭村落人群。如今受感染人群和致死数字双双攀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下月启动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中国疫苗专家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非洲急需的埃博拉疫苗,已经有了可以期待的日程表。

【胆小勿进】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可产生“活死人”

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如僵尸 埃博拉病毒复活活死人

  感染:与体质关系不大,关乎特殊“受体”

  今年3月以来,以几内亚、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为核心区的四个西非国家已报告超过1600例的确诊及疑似病例,其中887人死亡。在香港出现虚惊一场的疑似病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加强健康检测。

  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病毒,约40年前它就开始展露狰狞。

  1976年苏丹恩扎拉镇,一名棉花加工厂员工出现身体不适后不久便因休克死亡,身体多处出血,死状恐怖。

  时隔仅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也出现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蔓延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席卷了周边55个村庄。资料显示,在这两次埃博拉疫情中,一共有602人受到感染,最终431人死亡。

  这种可怕病毒被以这条河流的名字命名。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找到了五种变异形态的埃博拉病毒,尽管此前的多次爆发都得到控制,但是它从未被彻底消灭,如今在非洲大陆又一次卷土重来。

  2003年,美国齐格里曼兄弟在《危险的杀手》一书里,描述了埃博拉病毒肆虐侵袭人体的过程:它实际上能浸染身体的任何组织,除了骨胳以外。首先是难熬的头痛、发烧和肌肉痛,然后体液开始渗漏。当内出血刚发生时,身体里的凝血因素便开始起作用,肝和脾等器官会变成一个个又干又硬的团块,作为身体过滤器官的肾被血块堵塞而失去作用,心脏由于试图把凝结物压往血管深处而承受巨大的负担。

  “埃博拉病毒在感染人体时似乎非常懂得攻其要害的道理”,原丁香园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日色提”医生分析说,埃博拉病毒首先损伤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这道屏障一旦被瓦解,病毒感染就更加容易。

  “日色提”研究埃博拉病毒资料发现,人体最早受病毒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的细胞,比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等。这些细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负责识别侵入人体的外来异物,并触发免疫系统展开攻击。当其自身难保,免疫系统也就无法获取敌方信息、组织有效还击了。

  因此,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临床上观察到,在感染晚期,患者的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部位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而这些器官都是免疫细胞的“军事重地”。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往往在还没有出现有效的免疫反应时就已经死亡,甚至有时在幸存者的恢复期也检测不到病毒的中和抗体。

  “当身体中所有的凝血因素耗尽以后,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便开始了,这时病毒在身体里横冲直撞,疯狂地进行复制。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到肺、胃和肠里,皮肤也有可能由于血渗到皮下组织里而浮肿,患者的眼睛也往外流血,死亡很快到来,往往是由于体克(失血和血压过低引起)、心脏衰竭或肺堵塞。”齐格里曼兄弟写道。

喝板蓝根可以对付埃博拉?

世卫组织强烈建议,人们从其公共卫生当局获取埃博拉病毒病方面的可信健康建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

医学对抗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2014-08-14

 

药物医学:对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科学界解释埃博拉病毒的危害2014-08-13

 

生物医学:行动起来应对埃博拉病毒

 

生物医学:埃博拉病毒的相关介绍2014-08-12

生物医学:寻找埃博拉病毒根源

 

感染非洲病毒埃博拉症状:早期似感冒 晚期出血不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阅读:
●  科学家巧借CRISPR技术解读人类基因组
个体的成长都被先天与后天所影响,一般是被原本的DNA以及成长环境共同结合而成。每个人都不例外。相比于其他人,每个人的基因组都不尽相同,在人类个体基因组中存在的差异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人类个体将成为怎么样的人。 在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巧妙地结合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深度基因测序技术,让我们朝着解答这一重要的问题迈出了一大步。......
●  H-MAGMA,一种改善对大脑疾病风险基因预测的新工具
作为一种通过比较发现影响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的一种新策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改变了科学界对很多复杂疾病遗传机制的理解,帮助人们找到了许多从前未曾发现的基因以及染色体区域。但是研究表明,大多数脑补疾病风险变异都存在于非编码基因组中,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很难破译这些疾病的生物学机制。 科学家常用基因组注释的多标记分析(MAGMA),通过将单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到最近的基因来解决这个问题。近日,发表在......
●  评价及检测基因突变的机制在医学上尤为重要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目前人类EGFR基因突变主要是在第18、第19、第20和第21外显子上发生的29种突变,在这些突变中,第19位外显子的缺失突变,以及第21位外显子核苷酸的2576T-G( L858R) 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中频繁出现,这些突变被认为是经典的突变,带有这些突变的病人对治疗药物易瑞沙敏感。 而有些突变,如T790M突变的患者,则对治疗药物易瑞沙有抗药性。因此,在......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